小裤子尼奥 发表于 2016-8-15 10:56:34

压迫对压迫——阿森纳3:4利物浦赛后分析

本帖最后由 小裤子尼奥 于 2016-8-15 10:59 编辑

16-17赛季英超首轮焦点战之一:阿森纳vs利物浦精彩上演。一场进球大战过后,除了比分,还有什么战术片段和教练间的博弈值得大家回味呢?本期[笑谈:观球小记]为大家带来了这场比赛的战术小记。









压迫对压迫

英超首轮焦点大战的精彩点在比赛中来得如此之早相信出乎了很多球迷的意料,利物浦和阿森纳都是英超压迫型足球的代表,利物浦精于压迫后的冲击和提速,而阿森纳优于压迫后的控制和配合,可以说是风格一刚一柔。不过首战温格明显要比克洛普更加兴奋,从温格的首发阵容可以解读出他要抢开局,没有中锋的情况下桑切斯顶上去后,中前场的人员全部派上了能跑能冲的球员,争取在开局利用更加激进的冲击和反抢配合体力输出取得开局的优势后,下半时做出调整然后换上控球型球员消耗利物浦。相对于温格的激进,克洛普的排兵布阵显得中规中矩,按照正常的路子去布置比赛内容。

【上半场:教授的野望】

显而易见温格更加激进的打法确实在上半场取得了比赛的主动权和优势,利物浦在阿森纳高压的高位逼抢下完全暴露了战术准备不足以及三个中场没有具备对抗高位逼抢的技术能力的缺陷,无论是亨德森,维纳尔杜姆还是拉拉纳都在高位逼抢下露出了狼狈的一面。而利物浦三个前锋不断回撤想缓解中后场的压力结果反而陷入了阿森纳的陷阱,三个人几乎有两个或者三个同时回撤接应,本身狭窄的中场显得更加没有空间,三人同时迷失于中场的绞杀,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技术水准。即使马内偶然有一两次不错的个人推进也无法将利物浦的进攻幅度推进到阿森纳的30米区域。


阿森纳的逼抢主要以体力输出为主,把能跑能冲,身体素质好的球员先派上阵,加快前场动作速率以及跑动速率,加强了短距离的冲刺,在一个区域内限制利物浦的出球速度。

同为压迫型打法的代表,克洛普就压迫型战术方面应该比温格更加出色,至今多特的青春风暴还历历在目。克洛普在上半场刺刀见红的逼抢,反逼抢,刀山球的较量中处于下风有以下几个理由:第一,战术准备不充分,赛前显然没有过早准备与阿森纳的逼抢大战,导致开场比赛节奏完全跟着阿森纳的逼抢而逼抢,这也为库蒂尼奥过早抽筋埋下伏笔。第二,中场人员处理球缺乏默契导致失误不断,很明显马内和队友的默契还没达到一个比较可观的情况,多次出现传球失误,什么时候该传,该给脚下球还是向前给,这点还不够熟悉。导致阿森纳反抢后能及时传出,能相互传递,而利物浦屡屡传丢后继续反抢,白白浪费体力。第三,利物浦没有拿得住球的前锋,霍尔丁和钱伯斯身高都很好,利物浦在阿森纳的逼抢下只能被动从后场胡乱大脚找前锋,但基本第一点都抢不到,阿森纳的中卫身高优势实在太大。

除此之外,利物浦上半段的防守策略也值得商榷:克洛普布置前场球员以中场的中圈弧为主要战斗场地,菲尔米诺、库蒂尼奥、拉拉纳以及马内四个人形成一个菱形在中圈搏斗,这样的好处是菱形的容错率大,防守面积大,而且在第一个阵地的区域,也就是第一个菱形的区域防守被破掉后两个后腰与原本菱形底部的球员又能形成第二个菱形完成防守。

不过克洛普的选择却有些奇怪,他采取的是两个后腰分居两个肋部扫荡而中空的策略,中场中路的空当主要由中卫的上抢以及两侧后腰的到位率解决,这点配合前场的防守策略是有点失算的,不把兵力主要囤兵中场中路的克洛普面对对手三个中场轮番回撤接应无能为力,阿森纳在中路获得的持球空间明显要比利物浦充足,中路球员有时间观察队友的跑位后,经常抓住利物浦中卫上顶的瞬间完成过顶,让沃尔科特多次冲击肋部的空当。


应对利物浦的逼抢,阿森纳三个中场轮流回撤然后再反打身后,不以中场中路为博弈点的利物浦不断被阿森纳破解其逼抢,不断让球找到边路的沃尔科特。从gif可以看到,利物浦中场,特别是中圈的防守非常薄弱。

相对于利物浦的防守,阿森纳的防守要简单得多,阿森纳主要的意图是抑制攻防球权易主时利物浦后卫线向前传球的那一下,这张静态截图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阿森纳的防守意图,人盯人的防守盯死了后卫往前出球的路线,允许横向出球,不允许后卫发起快速反击。

利物浦在阿森纳的高位逼抢下几乎无法完成有效的进攻推进,中场完完全全和后卫线以及前锋线脱节,往往只能以后卫的长距离传球找到前锋,然而超过20米的传球是极其容易被对手提前预判而上抢成功的。那么阿森纳制定的逼抢战术细节是怎样的呢?

首先是桑切斯在压迫中卫的同时把中卫到后腰的传球路线卡死,导致其只能找边后卫或者中卫之间完成出球,然后放出中卫到边后卫的传球路线,允许把球往边路导,沃尔科特再把边后卫与中场的路线卡死,考验边锋的时候到了,回撤吧,阿森纳的逼抢就会在边路这个区域收缩得更紧,不回撤吧,传球路线过长,被拦截的概率高。

用动态图实际去感受一下阿森纳的逼抢,这种策略让利物浦的中场完全拿不到球,而长距离的直传一来传不准,二来非常容易被预判上抢成功。

上半场利物浦可以说完全处于下风,没能挨住25分钟是转折点,无论阿森纳有多么能跑,在高强度的逼抢战术中坚持25分钟已经是极限,可惜利物浦在这个临界点就被攻破大门,取得成功后的阿森纳反而越战越勇,士气上来后继续逼抢,要不是库蒂尼奥的神来之笔,下半场就会是另一种走势。上半场最差的两个人无疑是拉拉纳和莫雷诺,拉拉纳在这种环境下几乎隐身,没有进攻的同时也没有防守贡献。

而且拉拉纳的两次低级失误都堪称致命,这次在拿球后传球力度过大,导致维纳尔杜姆直接把球停丢后捱反击;另一次就是失球,利物浦上半段的失球正是拉拉纳在中圈被抢断后被反击导致城门失守。



莫雷诺在送完点球后立马又犯了一次致命的错误,这次是拉拉纳在中圈被断的静态截图,图中莫雷诺在不清楚能否形成反击的情况下显然是没有看后防线的整体站位,本应是他防守沃尔科特,结果他与沃尔科特的距离已经超过20米,即使是后来全力回追也无法改变被破门的局面。
【下半场:克洛普的调整】

克洛普在更衣室的调整尤为关键,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高位逼抢是需要体力支撑的,而且高位逼抢是一种为了短时间达到特定目的的暂缓型战术,现在几乎没有球队从开始到结束一直使用高位逼抢。克洛普正是料定阿森纳在下半段受限于体力问题而不会开场就采用逼抢战术而作出以下几点改变,正是这几点的改变使利物浦取得胜利:

第一,强调后卫线加快出球的速率,后卫拿球第一时间看后腰的位置,争取第一时间把球给亨德森,球到了亨德森脚下阿森纳的逼抢战术就几乎被破,体力不如上半段的阿森纳显然是不可能在亨德森得球后立马回追,只能把边路的沃尔科特往中路拉,联动中前卫压迫亨德森,这样一来亨德森便能把球轻松过渡到边后卫脚下从而让拉拉纳或者维纳尔杜姆得到拿球机会。

第二,把维纳尔杜姆的位置往上推。由于科奎林上半场消耗了大部分的体力,他这个位置是最容易出现漏洞的,显然下半段的走势证明克洛普是正确的,科奎林因大量的体力消耗在注意力以及体力方面已经不能紧紧盯着满场飞奔的维纳尔杜姆。后者因此获得了充足的空间从而解放了利物浦的后场。

第三,加强第二点的控制,这点是建立在第二点的基础上。维纳尔杜姆充沛的体能以及落点判断意识很好,他加强了第二点控制后令利物浦的进攻延展性更加好,不会和上半段一样,高球被阿森纳中卫抢到第一点后球权立马易主。

第四,后场的长传下意识往边后卫身后打而不是主打中卫身后。马内的进球就是长传到边后卫和中卫两者的身后空当后取得的进球。

作出调整的利物浦同时利用了菲尔米诺良好的机动性去进一步蚕食掉阿森纳的防守,菲尔米诺经常拉到边路去进行策应和接应,而且还能和肋部的库蒂尼奥配合。而下半场克洛普也刻意收窄阵型为了更好的进行传球,阵型小了,球员间距离小,传球的距离也小,无论是传球的成功率还是速率都会大大加强。

而且库蒂尼奥每次在肋部持球,周围的中前场球员都与其形成呼应,供其出球,保障支援的力度,无球跑动中有球员前插,有球员接应,整个阵型传球的流动性很高。



利物浦反超的一球反应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利物浦自身在阵地战攻坚上的小组配合做得不错,球员相互之间能够形成小组推进,对于跑动路线的把握极佳,以及传球者个人技艺的展现,二个反应了阿森纳疲软的后腰线,完全失去了对于禁区弧顶以及对方中场球员的防守,这次拉拉纳就从禁区弧一路杀进禁区获得了机会。

而这个静态图彻底反映了阿森纳顾此失彼的后腰线,菲尔米诺与马内的换位起到了效果,前者拉到边路把禁区前的空间留给马内,而阿森纳这两个中卫都不擅长盯人,纵使钱伯斯指挥队友注意防守马内,然而科奎林依然没有到位。

而后的进球更多是双方体能下降、心态变化以及阵型变得松散所致,笔者就不再加入过多笔墨描述。
【总结】

这场比赛从利物浦方面可以看到三点值得关注的东西,一点是克洛普的调教下,利物浦的阵地战水准已经提高了不少,这体现在相互的换位,跑位,传球以及抢点方面,第二是新援马内的个人能力十分出色,单对单甚至一对二的突破都是具备威胁,这也会成为利物浦这个赛季比较值得倚重的强点,最后,利物浦在顺风球的局面下无故失球,在形势大好的局面下一下子迷失的情况还是存在。

而反过来,阿森纳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在开局用了更极端的战术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无疑极具魄力,但同时因此而耗尽了体能也是无奈之举,加上两位稚嫩的中后卫以及状态并不好的前场球员,最终在主场饮恨,阿森纳更丰富的战术变化需要等主力回归再做观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压迫对压迫——阿森纳3:4利物浦赛后分析